造纸,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。纸张的发明与推广,改变了人们书写习惯与方式,悠久的历史得以保存,灿烂的文化得以传承。文明就在薄薄的方寸间流淌千年。
在中国陕西西安市西南30多公里处,有一个远近闻名的“纸村”——北张村。据考证,北张村人使用古法造纸起始于西汉时期。数千年来,邻水而居的北张村纸匠一直使用原始、简单的工具,按照古人复杂、完整的流程,利用纯天然纤维制造楮皮纸。但随着工业化冲击和手工纸张市场的萎缩,村里依然保留传统工艺手工造纸的仅剩下一户人家。
今年74岁高龄的张逢学老人是目前北张村中技艺最高的匠人,被称为“古法造纸的活化石”。从12岁就开始学习造纸技艺的他,是如今北张村里为数不多掌握古法造纸术的人。
张逢学老人说,北张村沿用的传统造纸工艺使用工具简单,但操作工序复杂,整个过程有18道大工序、72道小工序,包括踏碓、切翻、捣浆、淘浆、下槽、杖槽等。这些工序都是祖上一代代手把手传下来的,必须由手工完成,而且要付出超强的体力。
在后院的作坊里,老人的儿子张建昌在一块长方形木架子上摆好竹帘,用叫作“叶尺”的两根小木棍将小竹帘卡住,这是抄纸的主要工具——竹帘模型。他双手握住木架两端,将竹帘架子倾斜插入纸浆槽中,挑起来后再将另一端完全缓缓地沉入,大约五六秒钟后迅速将竹帘捞上来,一张纸就“浮”出来了。
张建昌从10岁时开始学习传统造纸技术,在父亲的口传心授下,熟练掌握了世代祖传的传统皮纸的制作工艺。对他来说,古法造纸并不是一项用以谋生的手艺,而是沉淀着自身深厚情感的神奇技艺。张建昌向记者介绍,和自己当年跟随父亲学习一样,他15岁的儿子张刚如今也开始跟随自己学习这项家传技艺。
尽管传承了1000多年的造纸工艺面临后继无人、濒临失传的境地,但老人还是希望通过祖孙三代的传递与努力,延续这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。
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,近2000年来,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用麻头、树皮等植物原料,经过挫、捣、抄、烘等工艺造纸的“蔡伦”造纸技艺。然而如今,传统的手工艺正面临着濒临失传的危险。
在距离北张村千里之外的贵州省贞丰县龙井村,这里的人们似乎找个保护传统古法造纸术与致富和谐统一的方法。
龙井村的造纸术传承于小屯古法造纸技术,因其纯手工制作、工艺流程不添加化学制剂、纸质如绵而著称。主要品种有图画纸、捆钞纸、黑夹纸、黄金纸。如今在龙井村,已有500户村民继承了造纸技艺,每年依靠造纸,村里每户人家一年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。
共0条 [查看全部]相关评论